人工智能之虹膜识别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

1. 总体介绍

本项目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设备系列的技术指标——FAR(错误接受率)小于1/1000 万(国标1/500 万),达国际先进水平;FRR(错误拒绝率)小于1.5%(国标3%),达国际先进水平;满足室内户外识别要求;识别距离50-80 cm(国内外虹膜识别先进水平为20-30cm),领先国际先进水平;对于美瞳的侦测算法准确率已满足商用目标。

本项目要加大自主开发与工业设计力度,开发适用于特供人员,特别是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涉及国家安全、公众安全、企业安全和个人安全的虹膜识别硬件系列,及应用于民生的虹膜识别产品,包括:便携式桌面端双目虹膜仪P1、手持虹膜采集仪P33、大规模快速虹膜采集仪P20、嵌入式虹膜识别模组W50、虹膜门禁Gate 7、虹膜+人脸门禁Gate SW、虹膜门锁系列等,使虹膜识别技术完成产业化转化,实现量产,广泛应用于各个对于安全有高需求的领域。




商业化前景:

数据显示,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2.4亿美元,增长至2020年的233亿美元,复合年均增速为15.7%。其中,预计虹膜识别的市场规模将会以每年28.6%的速度增长,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.5亿美元。目前来看,虹膜识别已经有赶超其他生物识别的趋势。

2018年,我国虹膜识别市场规模达到30.9亿元,同比增长42.4%,呈现高速增长态势,预计到2022年,我国虹膜识别市场规模将达到74.5亿元,发展前景相当广阔。

近些年,随着互联网+5G时代的到来,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作为分支之一的生物识别的优势逐渐被发掘,其产品和应用日益崛起。技术水平的持续升级、市场环境的趋于成熟,为虹膜识别发展带来了更加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、人机交互已经成为消费级和企业级市场的重要趋势,而相比当下流行的指纹和人脸识别,虹膜识别在准确性、稳定性、不可复制性、活体检测等综合安全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。

虹膜识别行业经过20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检验,其技术得到逐步的肯定,其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,在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和识别的场所和行业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目前呈现出不断的上升趋势。虹膜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上的显著优势,为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,以及不断增长的市场。

目前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国防、军队、安防、公安、看守所、戒毒所等;社保行业、银行业,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业务受理、贷款管理,可进一步延伸到存取款业务、移动支付业务等。而在此前,虹膜识别技术就已经在建筑、安防、金融、矿山、监狱、移动通信等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。

2025年全球虹膜识别市场将从2016年的6.766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;2016年全球企业级虹膜识别终端出货量1070 万台,预计到2025 年出货量将达到6160万台,复合年均增速为19.1%2019年中国虹膜市场规模为38.52亿元人民币,预计2020年为48亿元人民币,2021年为59.81亿元人民币,2022年我国的虹膜市场将达到近75亿元人民币。


合作方式:

技术许可、技术入股、股权加现金、合资合作等